人类饮食是人类文明的传统饮食。其起源能追溯到第一太阳纪,从第五太阳纪起受到星源帝国饮食的影响、引入了一些新菜式,直到第十八太阳纪仍是人类的日常饮食。
【食材】
人类饮食广泛使用水、谷物和玉米(包括加工后的面)、蔬菜(包括水生植物、植物根茎)、豆类(包括豆制品)、植物果实(水果和坚果都有)、鱼类、甲壳类、畜肉、禽蛋,部分菜式使用真菌、介壳类、乳制品。在食用水生动植物时比较重视食材的新鲜程度。在畜肉方面,牛肉食用较为广泛,猪肉、羊肉也有比较多的支持者。在和星源帝国关系密切的九到十二太阳纪,人类饮食里猪肉大幅减少,据信和星源人不喜欢猪肉有关。在禽蛋方面以鸡最多。
人类饮食十分重视调味,经常使用盐、糖、辛香植物(辣椒、胡椒、孜然、蒜、葱、辣根、芥末等)、发酵制品(酱、酱油、辣酱油、酒、醋等)、蜂蜜等。在食用水生动植物时比较重视鲜味。部分菜式使用香草、味精或汤类提取物。在第五太阳纪星源苋传入后,人类饮食最重要的辣味调料是辣椒、星源苋、胡椒,其中又以辣椒的加工方式最多。而孜然仍作为肉类调味料(特别是羊肉不可或缺的调味料)被广泛应用。
在人类文明早期,大众喜爱浓重的调味和一些食材不够新鲜有关。也有一些地区的平民喜欢口味清淡、鲜味突出的菜式,或是喜欢甜味。
人类饮食的油脂用量较少,且使用植物油多于动物油。星源苋籽油以其较高的产量和辛香的气味赢得了人类的广泛喜爱,橄榄油和芝麻油紧随其后。芝麻酱依然被作为凉菜的重要调味料。
【烹饪】
传统烹饪手法有炒、爆、炸、煎、烩、煮、炖、烹、焖、氽、蒸、涮、烧、煨、烤、熏、酱、扒、腌、溜、卤、拌、挂。以水烹煮的菜式多于油炸菜式,架烤多于直接火烤。
从第二太阳纪起,一些传统菜式引入了微波加热、射线加热、真空加工,烹调、入味所需的时间大幅减少。
第五太阳纪,人类饮食中引入了部分星源菜式和星源炊具,一些传统菜式也改用星源双曲炉加工。
【配餐】
在平民日常食用的人类饮食中,主食是用谷物或玉米制成的饭、粥、面饼、面条、面包等,搭配菜和汤。基本的菜式是一饭一菜一汤,常见的菜式是一饭三菜一汤。三口之家有时会食用四菜一汤、五菜两汤。
人类饮食注重平衡,荤菜经常使用专门开发的蔬菜(挖空的小南瓜之类)作为容器或底衬,饭也经常是含有蔬菜和肉丁的菜饭。
对于三个以上的菜色,在上菜的时候一般首先出小菜(凉拌菜、薄片肉类、生菜、腌菜、花生之类),然后出汤,最后出鱼菜或肉菜。
举例:火星居住区一号套餐
腌菜+骨头汤+花菜+青椒斑马肚丝+口水鸡+菜饭
人类文明好酒,平民吃午餐、晚餐时经常饮酒,不过大部分酒类的酒精度很低,一些品种为口感添加了香辛料,例如辣椒酒。
人类饮食并不强调外观精致,平民一般只讲究干净,餐馆在食材的色彩和配菜的摆放上有一定讲究。不过,也有一些精工细作的高级饮食,主要用于招待贵族、接待外宾。
【食具】
人类饮食使用盘、碗等盛放食物,用筷、勺、餐刀、餐叉、长短签及手抓等方法取食。
平民日常使用的食具多为工业木器、工业瓷器或工业金属器,有些也使用手工陶器、手工木器、手工漆器或手工银器。
【玻璃器】
人类文明从大破坏中再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无法制造玻璃,已存的玻璃器被视为上品、供贵族使用。
第二太阳纪,人类文明恢复了玻璃生产,玻璃器成为平民也能使用的普通器具。
第五太阳纪中后期,人类文明大幅减少了玻璃器的使用,只剩一部分用来接待外宾。据信这和星源帝国广泛使用熔融玻璃器(对敌对行星进行表面轰炸后用星球外层熔融的硅酸盐制成的器皿)有关。
第九太阳纪,人类文明重新开始玻璃器的大规模生产和运用,一些玻璃工艺品出口到星源帝国。
最終更新:2015年07月24日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