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物或爆裂物是可以发生爆炸的物质,这包括但不限于在有限空间内发生急剧化学反应时的爆炸。
原理
爆炸的定义
爆炸是某一物质系统在发生迅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时,系统的能量借助气体的急剧膨胀对周围介质做机械功的效应,通常伴有强烈的放热、发光和声响。按照爆炸的强度,爆炸可分为爆轰和爆燃。
对一个效应是否属于爆炸的判定,主要取决于其能否产生稳定爆轰波。稳定爆轰波是一定体积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以恒定的速率辐射性高速胀大(压力变化)。
爆炸的判定不在于有无热量、光或声响的产生,例如三过氧化三丙酮(TATP)的爆炸只有压力变化和气体生成,不产生热量或光。而当爆炸时气体的膨胀速度高于周围介质中的音速时,就会产生爆炸音,反之则并无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声响。
常见的爆炸
最常见的爆炸是在密闭容器内部等有限空间内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导致气体剧烈膨胀,使密闭容器的外壁损坏甚至破裂、粉碎,通常会破坏附近的物体并对生物造成杀伤。天体撞击、雷击、核反应等引发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包括物体碎裂飞散、闪光、爆音等)亦可称为爆炸。
分类
按性质:分成爆炸性化学品(炸药、火药)、可燃物容器、高压气体、可燃性气体或爆炸性气体(含气溶胶)、其他爆炸物。
按用途:分成军用爆炸物、商用爆炸物、急造爆炸物及自然爆炸物这四种。
应用
在现实中,人类在文明的黎明期就掌握了部分爆炸性化学品,并将其应用在战争、工程、化工、科研、娱乐等方面。参见
热兵器。
在现实中,爆炸性化学品制作的军用及商用爆炸物属于管制物品,急造爆炸物则以民间可以获得的物品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一般需要具有相关知识并经过训练才能制作,其威力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混合制作过程也可能有危险性。
公开传播爆炸物的制作方法在某些国家是违法的,此处不予赘述。
爆炸直观地表现出一定规模的能量释放,经常出现在人类的文学、美术、剧作和影视作品中。许多作品为了表现出场的人物、怪物、武器等的威力而描写他们产生的爆炸。大部分表现爆炸的场面描写的是火焰、浓烟和物体碎裂飞散,有时也描写特殊的现象(例如蘑菇云、起爆前吸入周围物体、火龙卷、蓝色或黑色的火球、光环、光十字架、彩虹)来让这个爆炸与常规爆炸物产生的爆炸相区分。
最終更新:2014年08月21日 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