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之神

未知之神是一类刻板印象:能力非常强大、远超人类之上、可以被人类称为神的存在,人类对其形貌、能力、行为规律、目的等等状况不完全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未知之神满足怪物的三要素,且一般会受到人类或其他智慧种族的崇拜。现实世界的宇宙本身和其中的许多天体、基督教系崇拜的上帝、伊斯兰教崇拜的真主等都符合未知之神的模式。
此页论述的是未知之神相关的理论,并不对宗教信仰本身做评价或干预。
后附神义论。

全能问题

全能悖论是一组关于“全能”概念的悖论,它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一个全能的个体在逻辑上是否成立?二、“全能”这个词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该悖论的内容是:如果任一个体是“全能”的话,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制订出一个他不能履行的工作,如此他就不会是全能的;反之,若一个“全能”的个体不能够制订出一个他不能履行的工作,如此他也不会是全能的。因此,无论他能否制订这项工作,他也不会是全能的。
目前,该悖论的通俗版本是:“一个全能的个体能够创造一块连他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吗?”这个问题是难以回答的。那个体要么能够创造一块他自己搬不动的石头,要么就不能创造一块他自己搬不动的石头。如果他能创造这样的一块石头,那么他就会搬不动这块石头,那么他就必然不是全能的;如果他不能造这样的一块石头,那他本身就已经不是全能的了。
另有一个经典悖论与此也有相似之处,即不可抗拒的力量悖论:“如果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遇到了一个无法撼动的物体会怎么样”?即“矛盾”:“全能之矛与全能之盾能否共存”?对该问题的两难回答是:如果世间真有这样一种力量,那么世上就不可能有无法撼动的物体;如果世间真有一个无法撼动的物体,那么世上就不会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如果承认这个两个回答中的任何一种,就势必承认不可能存在全能的个体,因此无解。
全能悖论也有许多相关的引申,如全能者是否能“化圆为方”等。

全能的分类

一些哲学家坚信上帝是完全全能的,例如笛卡尔在他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中就强调了这个观点。同时,也有一些哲学家认为把神或者其他超自然事物看做要么全能要么不全能这种想法根本就是不正确的,因为人类理解的全能本身就分为多个层次。维特根斯坦在研究全能悖论时,还注意到了语言对于全能概念表述的内在限制:如果人类的语言不能正确的表达全能的概念,那么人类在哲学上有可能无法理解全能的概念。
英国哲学家彼得·积奇将全能悖论中的“全能”概念分类如下:
1."Y完全全能",表示Y完全可以做任何事。在这种意义下,Y可以做任何可以用语言表述的事物,甚至自相矛盾的事物(即Y可以同时处于X及X')。也就是说,Y的能力不受人类有限的思想和知识限制。笛卡尔关于上帝的论述中支持的就是这个概念。从神学上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上帝真正置于人类有限的知识和逻辑之上,坏处则是这种概念会使得上帝的诺言变得不可相信(他可以既遵守诺言又不遵守诺言),即上帝符合了未知之神的模式。
2."Y全能"表示只要X在逻辑上可能,Y就有能力做X这件事。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看法中持有的就是这种观点。这种意义上的全能,可以解决古典理论中关于全能的悖论,但是对于近代全能悖论是无能为力的。例如X是“制造一个连制造者都搬不动的东西”,正如哲学家麦罗德指出的,这在逻辑上是完全可能的:一个人完全可以有建造一艘他自己都搬不动的船的能力。很难想象为什么一个凡人可以很容易克服的逻辑壁垒,一个全能的神却做不到。
3."Y全能"表示只要“Y可以做X”这个论述在逻辑上可能,Y就有能力做X这件事。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所谓的“这个论述逻辑上可能”必须满足Y的性质,且与从其他事物的角度上看这种逻辑可能或不可能无关。纵观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有的时候他持的似乎又是这个观点。在这种意义上,麦罗德指出全能悖论已经不存在,因为“上帝制造一块他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这个行为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不过,这种意义上的全能却引起道德上的麻烦。比如这类悖论:“上帝能撒谎吗?”或者“上帝能知道他还不知道什么吗?”上帝能撒谎,即上帝符合了未知之神的模式。
4."Y全能"表示只要“Y可以做X”在逻辑上可能(经由以其他事物的角度判断),那么Y就可以做X。这种意义否定了Y可以改变历史。但积奇指出,这种意义同样使得上帝的诺言变得不可靠(例如,在逻辑上人死不能复生,那上帝的末日审判就是大屠杀)。即上帝符合了未知之神的模式。
5."Y大能"表示Y不仅比任何其他的事物更有能力,并且任何事物在能力上都是不可能赶超Y的。虽然这个意义也能消除全能悖论,但是这样上帝显然也就不是全能的了。从意大利哲学家安瑟伦的作品中看,他似乎在指出,正是因为上帝“大能”而非“全能”,才使得上帝看起来更加“全能”。
6.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写到:“上帝全能意味着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这里奥古斯丁所说的全能指的是,如果Y想做X,那么Y就一定能并且会去做X。

此外还有意见认为,“全能”有偶发全能本质全能的区别。本质全能指一个神或者其他超自然事物从根本上就是全能的,而偶发全能指神或者其他超自然事物只能在某个时候是全能的,此后又变回非全能的状态。对全能悖论中的“全能”到底是“偶发全能”和“本质全能”的不同理解,将引起讨论方式上的重大差异。
也有意见认为,我们不可能用有限去定义全能,只能通过扩展概念来描述,这些概念相当于原始公理,没有什么精确性与可求证性。“全能”是对无限的未知的表现符号,而这一符号我们无法在逻辑言语意义上精确表达。设定全能之神,大抵是出于生物本能地想要对抗未知的心理,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在逻辑上讨论有无全能并无意义,重要的是“全能”这样的高位符号是否能为我们的社会所利用,产生号召力与行动力。这种行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环节,不是来自那些高位符号的指引。高位符号对于我们永远是不可描述的。这样的话,无论神是否存在,一切都是巨大未知的集合了。


罪恶问题

罪恶问题(Problem of evil)是宗教哲学和神学中关于如何使邪恶或苦难与全知全能全善的神和谐的问题,由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罪恶问题又被称为邪恶问题、苦难问题或伊壁鸠鲁悖论(Epicurean Paradox)。试图解决这一难题的理论称为神义论

古典表述

如果神想阻止“恶”却阻止不了,那么神就不是全能的;
如果神能阻止“恶”却不愿阻止,那么神就是恶的;
如果神既不想阻止“恶”也阻止不了“恶”,那么神就是既不全能又恶;
如果神既想阻止“恶”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现实中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呢?

最简单的结论是,神是恶的,所以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

逻辑表述

1.神存在。(前提)
2.神全能。(前提,或者由“神”的定义得为真)
3.神全善。(前提,或者由“神”的定义得为真)
4.所有全善的存在都会反对任何恶。(前提,或者由“全善”的定义得为真)
5.所有全善的存在都会尽可能立即消灭任何恶。(前提)
6.神反对任何恶。(由3和4得出的结论)
7.神可以立即彻底消灭恶。(由2得出的结论)
8.神会立即彻底消灭恶。(由3、5和7得出的结论)
9.现实是,恶存在,并可能永远存在。(前提)
8和9矛盾,因此至少一个前提不成立:或者神不存在,或者神不全能,或者神不全善,或者神有理由不立即这么做,再或者恶不存在。

如果神存在,则最简单的结论是,神不全善,所以恶存在于世上,并可能永远存在。
对此,基督徒提出信仰不是用来解释苦难,信仰是用来承载苦难、超越苦难。 在圣经中,约伯虽然行善却仍然蒙受苦难,更向上帝发问为何会如此。上帝没有给他一个让他信服的答案,不过上帝向他提出的问题他更加答不出来,也就是说人的智慧还远不足以质疑上帝。


全能邪恶

由罪恶问题可知,神可能是邪恶的。
如果一个神在是邪恶的的同时是全能的,那么他就是全能的邪恶,是极为恐怖的邪神。
甚至,神并不是绝对的全能,而是只在战斗、毁灭、屠杀的方面全能。对于一个意在消灭人类的邪神,在这些方面全能跟绝对全能是没有区别的。
然而,人类在这广大的宇宙中非常渺小。一个全能的存在,无论善恶,在大部分时候应该不会对这样的人类产生兴趣,除非人类是他创造的试验品或玩具。也就是说,即使存在全能邪恶,人类也未必处于危险之中。


难以表达的善意

全能者面临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即使存在一位或多位善良的全能者,他或他们的善意能顺利传达给远比他弱小的文明吗?
如果全能者对其他文明不予干涉,那在其他文明看来,全能者就不是善良的,而是中立的。
要让其他文明感受到全能者的善良,最简单的办法是改造其他文明的思想,让他们直接感受到善意。但改造别人的思想算是善的吗?
如果不进行改造又要传达善意,那就需要接触。全能者至少是在一个宇宙中全能的强者,也就是4级强者以上(强者的等级参见强度等级一般),他体内的能量将是非常巨大的。要储存这样的能量并避免其漏出伤人,全能者的身体大概是超固态物质,且可能十分庞大。弱小的文明看到这样的东西就吓得要死了吧。全能者为了不吓死别人,就需要不让他们看见,或是给他们看到不太吓人的样子,或是派出代理者,或是改造他们的思想。对于善良而想要传达善意的全能者来说,只有看到不太吓人的样子或派出代理者是可以接受的。
那之后,全能者大概可以通过做好事来让其他文明感觉到善意。可是,其他文明也许会有求于全能者,例如提出想知道宇宙的基本法则,想知道统一场方程式,想获得力量,想复活死者,等等。全能者如果不答应,就可能被视为中立的甚至恶的。再者,如果全能者接触的文明之间发生冲突,全能者要怎么做呢?如果一个文明被侵略,全能者打倒侵略者,那么在侵略者看来全能者恐怕是中立甚至是恶的。如果一个文明被侵略,全能者不闻不问,那么在这个文明看来全能者恐怕是中立甚至是恶的。如果一个文明侵略他人,全能者又该如何做呢?如果用全能的力量改造思想来消除冲突,又是否算是善的呢?
归根结底,善与恶究竟是什么?这些概念真的有绝对的定义吗?
如果没有,那么所有的全能者都将是未知之神。


神义论(Theodicy)

这是由两个希腊词语合成的∶theos,「神」,和字根dik-,「义」。按弥尔顿(Milton)的解释,那是「为神对人的作为辩护」,为了证明神是对的,是值得称颂的,虽然有时看来情况好像不是如此。
神义论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在世界种种邪恶面前,我们怎能相信神是良善又拥有完全权柄的呢?
在坏人、恶事、亵渎神、伤害人;有害的环境、事件、经验和思想的影响下,人间的价值不断被浪费、破坏、摧毁,包括真实的和潜在的价值;简言之,一切引致我们说「那真不应该发生」的事实,无论是自然的或道德的,都是神义论尝试解答的问题。

所有神义论对邪恶的看法都是颇一致的,那就是说有了它,就可以达到因它的存在才能达到的更高的善
莱布尼兹(Leibniz, Gottfried von,神义论一词即他在1710年造出来的)说,一个道德上及实际上有邪恶的世界,要比一个只有善的世界为好,因为在形上学来说,那是更丰富的;他又说神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必然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美善的
暗地里服膺泛神论(Pantheism)的黑格尔(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说,一切看来是邪恶的东西,本来都是善的;它们看来是恶,我们亦感到它们是恶,原因只是它们原为善的特性还未完成
进程神学(Process Theology})认为他们有限的神仍在努力挣扎,希望有一天可以控制它。但合乎圣经的有神论(Theism)者就不是这样看了;他们同意圣奥古斯丁(Augustine)的意见,认为邪恶是欠缺了善,或说,本来是善的变坏了

他们思路相同的地方包括∶
1.痛楚虽然叫人难受,它本身却不是邪恶的
痛楚其实是一个警号,活在痛苦中可以洁净、锻炼人的性格,并且使它变得更尊贵,因此痛楚可以是一种恩赐,甚至是怜悯(当然,这样说是没有考虑一些非整日靠药物镇痛不能过活的痛楚,如末期癌症)。
2.美德(选择善)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罪恶(选择恶)存在
只能选择行善而不能选择作恶的话,缺乏了善的价值。在使人可以选择感恩地顺服之中,神同样使人可以选择不这样做。神并不是罪恶的创造者,但神的确创造了人可以犯罪的可能,那是透过创造人行义的可能来达致的。
3.道德的成长与成熟之所以是可能,因为行为的后果是可以量度的。
神既然要使这世界成为人的道德可以成长的地方,他就让这世界有一种实际的规律(或秩序),叫人能预知后果。故此因人类计算错误而有的沮丧,及会直接伤害人的自然灾害,也就无可避免了;就是人没有堕落也可能会经历它们。但事实上,人在应付这些灾害的过程,他的道德生命是会成长的。

在这三点之外有一些哲学的臆度。
希克(Hick,John Harwood)提出普世救恩(Universalism),并且说只有这种看法能解释神为建立人的灵魂,而容许邪恶在这世界存在
有些人为了反对称神为罪恶之源,以自由意志为据,说神若禁止人犯罪,就等於摧毁了人性——那些被尊为圣徒的,因为仍然是人,故仍可以犯罪。
有些加尔文信徒认为,神容许罪恶存在,好能显明他救一些人,又定另些人有罪,是合乎公义的
但这些立场都没有足够的圣经支持。

神义论最稳妥的立场,就是看神为什麽容许罪与道德邪恶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奥秘,而在救赎中所成就的善,则可有如下的推论∶
a.在这堕落的世界,人人都背离了神,应得地狱的刑罚;神却负起拯救个别的人及更新宇宙的责任,代价是要他儿子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参赎罪(Atonement);救赎(Redemption);替代救赎论及代表论(Substitution and Representation)〕。十字架显出他爱罪人到什麽地步(罗五8,八32;约壹四8~10),并且引发一切他呼召相信(参信心,Faith)他的人以爱回应他。
b.神使信徒,就是被饶恕的罪人在面对一切邪恶时(坏的环境、坏的健康、坏的际遇,甚至自己坏的过去),能带出好的结果——道德的和属灵的成长与智慧,成为他人的好榜样和鼓励,并为此感谢神,以致面对邪恶时仍能过有价值的生命。
c.在天堂,人得享基督救赎所带来一切美善的果子,以致回首前尘,地上一切邪恶不过是过眼云烟(罗八18),而这种回想只会增加喜乐(启七9~17)。因此透过神全权的善,就能胜过邪恶;而这一切都不是理论,乃是真实地发生在人的生命中。

这种非臆度性的、宣信式的,亦是牧养性的神义论,仍让神保留著隐密的事(参申二十九29),只按启示出来的称神为义,并且荣耀他,叫人对神存敬畏之心,并且把「这些事本就不该发生」的感觉,转化成一种满足的赞叹∶「凡他所作的尽皆美善!」——这是最高亦是最积极的宣告∶
神是对的,他配受赞美。再者,按上面的推论,逻辑宣告它是可能的,而信心亦知道那是真确的,因为到了万事终局之日,我们必知道∶神假如在任何一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会这样美善。

但是这里面很多解释都非逻辑,并充满了巨大的未知。

タグ:

真理武器
最終更新:2016年04月05日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