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特攻
最早鼓吹特攻的是中泽佑、黑岛龟人、城英一郎。
1944年4月4日,军令部第二部长(负责军备)黑岛龟人提出对特攻兵器的要望:撞击战斗机,战斗机尺寸的小型潜水艇,携带一吨炸药的自爆快艇,自行水雷,1人驾驶的大威力鱼雷。这些把部下的性命当成狗屁的设想很快都得以实现(战斗机携带炸弹撞击敌舰,小型潜艇海龙,自爆快艇震洋,1944年3月起训练的人操水雷在8月5日编成“伏龙”队,回天鱼雷在同月制成。1944年8月16日,人操炸弹“樱花”开始开发)。
1944年9月13日 大森仙太郎就任海军特攻部长。
10月1日 装备人操炸弹樱花的第721航空队编成。
10月13日 源田实设定了特攻队的名称(樱花炸弹也是由他命名)。
10月19日 神风特别攻击队编成。
10月20日 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大西泷治郎带领伊藤整一、山本亲雄开始指挥特攻。
10月21日 特攻出击开始。出击的久纳好孚中尉未归还,大概是被击落了。
10月25日 菊水队的加藤丰文和朝日队的上野敬一在07:40撞击美国护卫航母。
10月25日 关行男大尉在11:15成功撞击美国军舰,大本营发表了极为夸大的报道并将其作为特攻第一号在全军布告。
关行男是军官学校出身,大本营希望借此塑造“军官身先士卒”的形象,而把非军官学校出身的久纳好孚等人的事迹藏匿起来。战后一般是认为菊水队的加藤丰文是特攻第一号。
到日本战败投降,将水上特攻、回天等包含在内,旧日本海军特攻战死4156人,旧日本陆军特攻战死1689人;陆海军合计航空特攻战死3948人,损失飞机2406架以上(美军资料2550架,可能包含了掩护特攻飞机的战斗机)。
特攻战死者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55岁。
许多特攻兵器的发动机和所用的炸弹在光海军工厂制造,还动员了中学生参与制造。根据学徒工的回忆录,当时他们就注意到要制造的炸弹没有尾翼。特攻用的炸弹自然不需要尾翼。
发狂的日本海军把包括94式水上侦察机(复翼机)在内的老旧飞机都拉出来特攻。94式水上侦察机巡航速度100节,还不如现代的高速列车快,要携带特攻炸弹就会超重,起飞都很困难。特攻出击的大部分飞机被美军轻易击落,少数因机械故障被迫返航降落,返航的飞行员往往被要求继续出击直到战死。极少数飞机击中目标或错过目标而落水,落水后幸存的飞行员被美军俘虏而得以活到战后。
1945年6月25日起,训练机白菊也参加特攻。其性能只能以悲剧来形容,无法期待任何战果。要求以这个东西进行特攻的人,可以说是战争罪犯中的战争罪犯。
旧日本陆海军自称特攻队员是“自愿”的,是出于”忧国的至情““报国的热情”和“大义”而自己愿意去死的,这在早期少量特攻的时候是有可能的,到了后期全军特攻化的时候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后期,特攻队员在基地里受到区别对待,住专门的宿舍,吃专门的食物,允许饮酒、玩麻将和花札来缓和紧张,不服从则会被长官殴打,就像待宰的牛羊,无法期待他们心怀“热情”,有的特攻队员在出击前精神恍惚、大小便失禁或抱着地勤人员不放。此外,日本飞行员为了应付严酷的频繁出击,经常使用药物,这点并不是特攻队独有的。
战后有一些书籍、网站说特攻队员是为了“守护祖国”“守护国民”而去死的,这也是片面的。要知道旧日本帝国不是“国民的国家”,而是“天皇的国家”。旧日本军队“护持国体”之目的,是捍卫“以天皇为顶点的军国体制”,而不是捍卫民众,军部从未宣传过要士兵“为守护国民献身”,特攻队员的遗书也没有一个说“为了日本国民”的,国民说得好听点是“天皇的赤子”,说得难听点就是战争物资,是和钢铁、石油类似的资材,是可以消耗的。
不过,即使把人视为战争物资,其仍然是为了取得战斗胜利、战争胜利所必需的资源。在战争中强迫人毫无意义地去送死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十分少有。旧日本帝国及其军队,在这个意义上仍然是最低级的疯狂组织。
战后,更有退伍军官说特攻队员是自己偷出炸弹和飞机、飞起来自杀攻击的。按照他的理论,特攻队员不但能以一人或数人之力抱着炸弹和飞机狂奔、地勤人员拦都拦不住,还能强迫长官为他们组织专门的盗贼部队、为他们命名,更能强迫工厂设计生产新兵器给他们偷。
威力低下
航空特攻的威力判定起初是按照其炸药量进行的。旧日本海军自以为威力是这样的:
樱花 炸药1300千克,威力5(和回天相同)
800千克炸弹 威力3
500千克炸弹 威力2(少数特攻飞机的威力)
250千克炸弹 威力1(特攻飞机的一般威力)
在航空特攻自称击沉的舰船里,大抵是这样考虑:
2个樱花 威力10 可以击沉战列舰
1个樱花+1个800千克炸弹 威力8 可以击沉航母
1个樱花 威力5 可以击沉巡洋舰
1个800千克炸弹 威力3 可以击沉护卫航母
起初航空特攻只要击中或看起来像击中,旧日本陆海军都按照这个假想的威力统计战果。然而,到了1945年。旧日本陆海军都发现自己以为已经击沉的许多美军舰船依然健在,对航空特攻的实际效果产生了较大疑问,遂于5月把缺乏材料而停止建造的航空母舰阿苏拖到吴湾的特殊潜航艇基地内,对其进行了轰炸试验。
第一次试验,陆海军最强的航空炸弹(成形炸药弹头V爆弹,250千克和500千克先后试验)直接在甲板上爆炸。阿苏出现了...1度的倾斜。
第二次试验,动用了樱弹(2900千克特攻炸弹),直接在甲板上爆炸。倾斜扩大到了5度。距离沉没还很遥远。
打算进行第三次试验,不过在7月24日美国轰炸机先来了,一击将阿苏大破着底(由于水浅,船底接触海底而甲板仍然露出水面)。
参与试验的人员对旧日本军的炸弹的威力低下表示惊愕。为了把这种炸弹投到美军舰船上而战死的特攻到底算是什么?
然而,即使做了这个试验,绝望的航空特攻仍在继续。搭载樱弹的四式重轰炸机“飞龙”加入了战斗,没有任何战果(目标太大,在靠近敌舰前就被击落了)。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特攻飞机的威力一定不足。
特攻飞机的威力主要来自其高命中率、较好的角度和燃料引起的火灾。飞机虽然比炸弹重,但是结构不如炸弹坚固,撞击时的最大速度根据其机种可以达到500-740千米每小时,穿透力难以和自由落体的炸弹相比。但是,炸弹要以自由落体达到高速度,需要的投掷高度很高,以当时的技术难以期待命中。
被特攻飞机直接击中的美国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航空母舰、战列舰)无一沉没。密苏里号战列舰被特攻飞机直接撞击的结果,只是在左舷侧面产生了少许凹陷,以这个状态接受了日本投降。有的驱逐舰被多架特攻飞机击中都没有沉没,单独看这种实例的话特攻飞机简直如同儿戏,然而同一时期也有巡洋舰和航空母舰被一架特攻飞机击伤退出战场。所以,特攻飞机在命中目标后具体造成多大破坏,与突入的速度、角度、部位等诸多因素有关,不能简单地量化。勉强要说的话,应该是在0.2到1.5程度变动。
总战果:
击沉美国海军舰艇49到57条,其中最大的是护卫航母。大破108条,中等程度损伤83条,轻伤206条(一说共损伤362条)。
对巡洋舰以上的主力舰没有什么效果。受损的大多是扫雷艇、驱逐舰。
损失了至少2406架飞机,换来这样的战果,从效率的角度看极为惨淡。不过,特攻杀死了大约7000名美国水兵,击伤近万人,对美军官兵产生了一定的精神冲击。而且,这个战果毕竟超过了常规攻击,使美军非常警惕,并改变了一些美国将领对日本人种的偏见。不过,这同时也让许多欧美人认为日本士兵是不可理喻、没有人性、疯狂的恐怖分子。
欧美记者渲染特攻的损害,动辄声称“受到这样的损失,也就美国能继续发起进攻了”。他们大概忽略了眼前的日本海军早就蒙受了比这大得多的多的多的损失。为了防止这类报道影响士气和导致军属不安,美国在战时对特攻相关的报道进行了管制。
人操制导的优势与局限性
1944年10月到1945年1月,菲律宾战场的常规攻击命中率为3.3%,特攻命中率为31.9%~
1945年2月到4月,硫磺岛和冲绳早期的常规攻击命中率为1.9%,特攻命中率为23.5%~
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6月,综合计算,约37次常规攻击才能命中一次,为了一次命中平均损失6.1架飞机;而平均3.6次特攻就能命中一次,为了一次命中平均损失3.6架飞机。
根据结果统计,航空特攻的命中率是同时期日本常规航空攻击的10倍以上,一次命中损耗的飞机数是常规攻击的60%程度。
在菲律宾战场,特攻飞机及掩护它们的战斗机共损失了650架,其中命中和近距落水(爆炸可以对舰船造成一定损害)174架,有效率26.8%~ 其中特攻刚开始的几天有效率超过50%,特攻的主要战果都是在这一阶段取得的。
在冲绳战场,特攻飞机及掩护它们的战斗机共损失了1900架,其中命中和近距落水(爆炸可以对舰船造成一定损害)279架,有效率14.7%~
美国海军的分析 特攻飞机的成功率:
对无回避运动的大型舰 接近率49% 被对空炮击坠率74%
对有回避运动的大型舰 接近率22% 被对空炮击坠率77%
对无回避运动的小型舰 接近率26% 被对空炮击坠率66%
对有回避运动的小型舰 接近率36% 被对空炮击坠率59%
小型舰进行回避会影响自己的对空炮的效果,而且一旦做出回避,特攻飞行员会将其当做有价值的目标,更加执着于攻击。
特攻飞机不需要考虑自己的生还,可以把全部燃料用来攻击,作战距离超过常规攻击,传统对空战术也对其效果有限。即使机体受到重创,只要还能飞行,特攻飞机都仍然有击中目标的可能。特攻飞机有精确的制导,针对舰船这样的目标的命中率远高于无制导炸弹。特攻飞机的燃料在命中后能产生大火杀伤人员。
综上所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对付美国海军的最有力的手段,也只剩下航空特攻了。但是航空特攻的战果依然惨淡。这一方面是因为炸弹威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航空特攻的飞行员大多没见过美国军舰,往往把第一次看见的驱逐舰当成战列舰或航母进行突击。而突击后大部分飞行员战死、少数被俘,没有人能在突击后回到基地,无法把这个问题报告给上级,所以无法改善这个问题。
陆海军“精英”的逃亡
特攻战死者大多是下级士官、学徒兵、少年兵。军官学校毕业的陆海军“精英”,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拒不出击甚至敌前逃亡。
旧日本海军特攻战死4156人,其中军官116人,预备军官653人,下级士官3387人。军官比例2.79%~
旧日本陆军特攻战死1689人,其中军官87人,特别操纵见习士官263人,干部候补66人,下级士官1273人(其中少年兵312人)。军官比例5.15%~
用水上侦察机之类性能极差的飞机进行特攻的飞行员里,一个军官学校毕业生都没有。
在驻朝鲜的元山航空队用零式21型分成8次出击的46个特攻飞行员里,只有2个军官学校毕业生(各是两次较大规模出击的指挥官机)。
当然,这并不是说军官学校毕业生全都是贪生怕死之徒。以结果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官学校毕业生的战死率高达三分之二程度,还是比一般大学毕业生勇敢多了
向特攻队员训话“诸君都将成神”的富永恭次,送了两百多个部下去死,而在1945年1月9日美国登陆菲律宾时却抛弃部下自己逃回了台湾,然后没有上军事法庭而只是转为预备役,活到了战后。
元山航空队司令青木泰二郎,送了数十个部下去死,结果在1945年8月1日带着几个幕僚和家人逃回了日本。
第六航空军司令长官菅原道大,推动陆军航空兵特攻,时常把“你们先去,将来我会亲自驾驶最后一架飞机去特攻”挂在嘴边,结果在8月15日部下真的为他准备好了最后一架飞机的时候,他大喊大叫拒绝出击。
对机械故障而归还的特攻队员进行以“再教育”为名的痛骂后送他们回战场的仓泽清忠少佐,自己没有去特攻,战后怕特攻队员的家属报复,一直把手枪和军刀带在身旁,2003年才死掉。
大西泷治郎发表和特攻有关的讲话时,多次说是“第一线将兵的殉国至诚”,然而有马正文大佐真的去特攻了,海军却没有按照惯例为他进行特别晋升(战死者军衔升一级)也不承认他是特攻,因为如果他作为将军特攻了,其他的将军就不得不跟着特攻。结果,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空特攻中,死的一个将军也没有。这就是充满了虚伪和欺瞒的旧日本军队。
当然,以旧日本军队的智力,看来是没有发现这个逻辑的漏洞:如果特攻队员真的是“自愿参加”,那么显然军官学校毕业生是“自愿不参加”的。如果特攻队员真的是出于“忧国的至情”,那么拒不出击的高级将校、从不参与特攻的皇室和公家,显然都是毫无”忧国的至情“的人渣。
在大战结束当天,航空特攻战死者里出现了将军:真正贯彻了“我将在最后亲自特攻”的宇垣缠中将。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天皇宣布终战后,其亲自驾机率领最后的特攻队出击,下落不明(一般认定为战死)。这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是私兵特攻。自然,对此有多种评价,也不能说宇垣缠的行为是负责任的,但起码比敌前逃亡的渣滓勇敢多了。
这之后,1945年8月16日,大西泷治郎中将切腹自杀。后来,他的名字也被列入特攻队员战死者名册。
炮术系的崩溃
航空特攻虽然是自我毁灭式的失败战法,但毕竟取得了超过常规航空攻击更远超过炮击的战果,和常规航空攻击一样宣告着旧日本海军炮术系思想的崩溃。
旧日本海军墨守日俄战争日本海海战胜利的经验,建立了以炮术为核心的装备体系。战列舰的炮术长是中佐级别的军官,其指挥的发令所、测的所、各炮塔、弹药库都配有少佐级别的军官,其下是数百名士兵。战列舰发射的每一颗炮弹,背后都有数百人的组织金字塔。
败战前最后的这段日子里,旧日本海军依赖的不再是炮术,而是特攻飞机。 驾驶装有炸弹的零式战斗机,只需要一个人。一个人就能凌驾于数百人的组织金字塔之上,这证明的不是这一个人有多强,而是那个金字塔已经被时代抛弃了。
最后的特攻
1945年8月15日上午,从木更津基地起飞的1架流星和百里原基地起飞的8架彗星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次有组织的航空特攻。8月15日中午,玉音放送(天皇宣布终战。天皇的声音叫做“玉音”“鹤音”,反正不是人声)。下午,宇垣缠私兵特攻。
1945年8月19日,包含旧日本陆军官兵和家属在内的13人(2名为女性家属)自愿编成“神州不灭特别攻击队”,对苏联坦克部队进行了最后的航空特攻。
这次特攻所用的轻型飞机对苏联重型坦克没有什么效果。
让女性平民搭乘作战飞机是违反军规的。不过,这是在战败之后,是私兵特攻,本来就是违反军规的了。
这些战死者在日本的家属经过多年努力,让日本政府承认了他们是战死者,进行了名誉回复和纪念活动。
最終更新:2015年10月07日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