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海上冲突

当地时间201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在该国专属经济区内发现中国渔船违法作业,出动驱逐舰进行警告射击并将该渔船抓获。
同月31日,印度尼西亚驱逐舰抓捕另一中国渔船时受到中国海警监视船妨碍,但监视船最终没能挡住驱逐舰。

当地时间2016年6月15日凌晨3点30分程度,中国海军一条军舰从鹿儿岛县口永良部岛西侧进入日本接续水域(靠近领海),约2小时后离开。日本海上自卫队P3C在其上空确认了这一情况。



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10月29号,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这些问题的管辖权和可受理性作出裁决。中国外交部2015年10月30日作出回应: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有关问题的裁决是无效的,对中方没有拘束力。

【这组方括号内是非中立的文字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所谓最终判决。
中国政府发言人和官方媒体表示,对于该“非法无效”的“最终裁决”,表示不接受、不承认。中方此前已表示,该仲裁案由菲律宾前政府单方面提出,南海仲裁庭的存在不具备合法性。
从客观事实上看,菲律宾没有能力控制其宣称的领海,美国也几乎不可能武力介入,此仲裁对中国不构成影响。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12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不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结果如何,中国军队将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坚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各种威胁挑战。
有记者问,中国海军近期在南海举行大规模演训活动,外界普遍认为此次演习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结果有关。国防部对此作何评论?
杨宇军表示,中国海军日前在南海开展的演训活动,是根据年度训练计划做出的例行性安排。演习针对海上可能出现的情况,立足打赢信息化海上局部战争,开展实兵检验性训练,旨在提高海军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杨宇军强调,关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不论仲裁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不论仲裁结果如何,中国军队将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坚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各种威胁挑战。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国际观察)

所谓南海仲裁裁决纯属废纸

新华社记者闫亮 陈静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这一裁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注定无效,无法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和海洋权益构成任何影响。
专家认为,有关各方回归对话协商,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正道。

仲裁非法 裁决无效

南海仲裁庭从一开始就缺乏成立的依据,更无权作出裁决。
关于南海问题,中国已于2006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作出声明,将涉及海域划界等事项的争端排除适用包括仲裁在内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阿基诺三世治下的菲律宾就中国已明确排除的事项提起仲裁,已构成对《公约》的滥用,损害了《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不仅违反国际法,也违背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对于建立在菲律宾非法诉求基础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根本就不具有管辖权,强推仲裁是扩权、越权之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仲裁庭没有资格对任何主权主张说三道四。南海问题远远超出了其管辖范围,而仲裁庭也不可能获得任何机构授权。
非中立文字结束】

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不接受没有实力的国际组织的一切不利表态。这在国际上的样子并不好看,不过在国内取得了广泛的支持。也许后人能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目前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现在采取的对策是正确的。



韩国政府就取缔中国违法作业渔船问题多次与中国政府协商,但目前看不到效果,韩国国内多有指责中国之声。
9月29日上午,一条中国渔船在韩国专属经济区内违法作业,被韩国海警投掷闪光爆音弹点燃,烧死3人。
10月7日,一条中国渔船撞沉韩国海警快艇。11日,韩国政府开会决定允许海警船对中国违法作业渔船发射机关炮。12日,中国环球时报称此为韩国全体的民族主义集体抽风。
11日,韩国政府对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提出抗议。12日,中国政府回应称韩国海警快艇沉没地点是允许中国渔船作业的,要解决的问题是韩国在执法过程中总是行使武力,而韩国外交部称中国这是闭口不谈韩国海警在韩国专属经济区内发现该渔船违法(按照国际法有在公海上追击并逮捕的权利)。

2016年11月1日,韩国海警在逮捕违法作业中国渔船时履行之前的承诺,用机关炮进行了警告射击。2日,中国政府发言人就韩国海警暴力执法提出了抗议、3日,韩国政府发言人提出“事件原因是中国渔船的违法作业和中国渔民有组织的暴力抵抗”。
最終更新:2016年11月04日 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