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電視臺
广州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星期四起向社会公示7天。推荐名单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俗等七大类共计33项。从今天(24/3)开始,今日报道将推出系列报道向市民介绍推荐项目名单。第一天介绍的是传统技艺类。
(戏服设计师苏连儿现场介绍:根据客户的需要,我们就设计花纹图案,制作大样图等)今天介绍的就是第二批申遗第五项里面的粤剧戏服制作。至于申遗的原因,专家就总结说。粤尚顾绣,大率金线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在完成设计,大样图送到下一个部门进行穿孔,然后用秘制材料兑溶剂进行过印。已经印下了墨线的布料现在可以开始进行现代化的刺绣,虽然引入了机器,但好象“顾绣”这样的工艺,仍然要靠老师傅亲自出手(苏连儿画外音:这样的手工至少要学几年才出师,现在没人学了)完成刺绣,就可以进行过浆和裁剪,然后再由另一批员工进行缝合和钉纽等工序。到此为止,可以计算出,制作一套独立设计的戏服大约需要经过十道工序,至少要20人参与。抛开戏服的演变,单是这些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已经可以出书。除了制作,戏服的穿着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现在试穿的这件俗称蓝大扣。时间关系,我们将穿着时间缩短到十秒,穿上这身蓝大扣需要花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而制作这套戏服则需要三个月,这里所说的三个月是指用现代设备制作,如果在以前,制作这样一套戏服所需的时间是以年来计算。中华戏服厂说,全厂一百多名员工,除设计室外,无员工在25岁以下。由于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手工艺,现在部分工序会分包给小厂和作坊完成,从广义上来说,也算是技艺的传承(接采访苏连儿:小厂制作的话,我们会指导,一般三几年才能完全上手等)在申遗的传统技艺类里面,还包括了珐琅、箫笛、醒狮、腊味、小凤饼等制作技艺,共11项。记者黄浩
最終更新:2009年07月02日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