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為集合台灣史料之資料庫,提供全文檢索、詮釋資料(metadata)檢索等功能。 本資料庫目前包含「明清臺灣行政檔案」與「古契書」兩文獻集。
明清臺灣行政檔案
- 收錄逾四萬五千件全文資料。 內容為明清時期,與台灣有關之的官方行政公文。 來源包括故宮收藏之月摺檔、宮中檔、諭旨等,亦包含中央研究院典藏之內閣大庫檔案部份選件。 本文獻集由行政院文建會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合作,彙整現存明清檔案中與台灣相關部份,並進行全文數位化。
古契書
- 「古契書」有近四萬件全文資料。 本文獻集由國立台中圖書館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等單位合作,將台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岸裡大社文書等內容加以數位化。 內容含括明清以降,台灣的各類契約,其中又以土地契約為最多,但亦包括相關之公私文書,如契尾或婚姻契等。
工具
臺灣史常用中西曆日期對照查詢
- 允許由明代以後的時間,與西歷自由對換。可選擇朝代、帝號年號、年份、月份、日期、節氣等來進行變換成西歷。
- 亦可由西歷轉換為中國該時間對應的年代。
度量衡單位換算系統
- 本系統功用為清制、日制和現今通用的公制與英制度量衡(長度、面積、容量、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 本系統所採用的制度分別為:
- 清制取光緒三十四年重定的「營造尺庫平制」;日制採用1891年,日本所頒布《度量衡法》中的「尺貫法」;公制與英制使用現今流通的標準。
蘇州碼
- 蘇州碼是中國民間常用的記數方式,研讀史料原件時 (如:土地契書、帳冊... 等),內文中若提到土地、銀兩/元、重量、長度,其計數方式常使用蘇州碼。
清代官職表
- 記錄了從清代康熙到光緒年間,21個官職的任職人員及其流向。
選取原則:
- 有較完整的台灣明清時期一手史料,且有相關工具,在閱讀研究時不會有今古差異造成誤解或不便。
網站鏈結︰
最終更新:2013年06月12日 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