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perator 入门教程


写在前面

写一篇入门教程总体上还是压力很大的,毕竟要把自己花了N年学习到的,总结出来的,要完完全全全部回忆出来再进行个人教学式记录,个人评价什么的。于是可能进度会比较慢,请大家谅解。另外教程多多少少会有点个人感情的因素在里面,有些东西可能会讲多一点有些会讲少一点,大家就随便看看什么的吧

注:入门教学的步骤基本上会按照Vimperator官方的帮助文件进行,加入一点个人的评价和一些描述,截图什么的以后再说吧(啥

Vimperator能做什么

要用Vimperator,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需求。我这里就列举一些用Vimperator能够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吧:
  • 想要像操作VIM一样操作浏览器
  • 想要用全键盘来操作浏览器
  • 想要更快速的网页浏览体感速度
  • 想要更多的网页浏览空间
  • 想要用各种命令来操作Firefox上的所有操作
  • 想要更快速地进行web开发
  • 觉得persona就改上面的皮肤不给力的
  • 觉得自己的FF扩展太多,很拖很慢的

更新履历

  • 2010.08.01 准备开始写教程什么的



新手指南


这部分主要是从零开始学习使用Vimperator (以下简称Vimp)进行教学。主要教大家一些基本基本基本的适应性操作。

:set go+=mTB<CR>

一开始装上Vimp之后,你们第一个看到的是一个帮助页面,以及没有菜单栏标签栏和工具栏的界面。这种界面就是Vimp默认的界面,也是各种新手一开始就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如果你不适应这种界面的话,打上这一行命令。按照Vim的法则,Vimp隶属于类Vim的模式化用户界面,平时我们浏览网页的时候处于普通模式,然后在普通模式按半角冒号(:)就进入了命令行模式。命令行模式可以输入各种Vimp的命令来操作Firefox,详细后述。从命令行模式切换回普通模式只需要按<Esc>键即可。如果你不习惯于各种模式的切换,要切换回普通模式,你可以不停地按<Esc>一直到你安心为止。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普通模式实际上就是最底层的模式,各个模式和普通模式是处于纵向的关系,而不是相互toggle的关系。

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这个命令的意思——在普通模式下按冒号键(:)进入命令模式之后,输入set<空格>go+=mTB后回车。其中set是对FF进行系统设置的命令,而go即为guioption的缩写(有时候Vim开发者为了方便输入各种命令,因此对一些常用的设置选项加入了缩写以提高效率),+=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同理,=就是定义,-=就是减少)mTB中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的是:菜单栏(m),工具栏(T)和书签栏(B)。因此这个命令的总体意思就是:给界面加入菜单栏、工具栏和书签栏。当然,如果你不想要这三个东西,你也可以设置成:set go-=mTB这样。

:help
:help :help
:help 'option'
:help gt

这几个命令是为了显示帮助文件而使用的。其中第一个是显示帮助主界面,第二个是对特定的命令显示帮助,第三个是对特定的选项(就是上述的set命令后面跟的选项)最后一个是对快捷键——键盘映射的帮助。这个是自学使用VIMP的关键——就算是使用了N年Vimp的高手都要随时翻阅这些东西。

另外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命令模式的自动补完功能。只要是在命令模式下,任何一个命令、选项、甚至是参数,都可以通过<Tab>进行补完。在这里你可以试试打完:help之后再打gui然后<Tab>,你会发现guioption被自动补完成guioption。什么?出来两个?那是因为补完后如果匹配多个选项,就会以候补的形式显示,你可以通过<Tab><S-Tab>(就是Shift+Tab)来从候补中选择。补完是Vimp的核心功能,各种神器。所以积极进行补完,是熟练使用Vimp的关键。

h,j,k,l
<Space>/<C-b>
<C-d>/<C-u>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再担心自己的鼠标操作准确性而去钟情于超过80多个按键的键盘的————摘自Vimp帮助文档

之所以相对于传统的浏览器,Vimp的效率会高很多,是因为键盘操作的关系。比起鼠标的不可预测性的模拟信号式操作,键盘的数字式操作有着超高的准确性和不依赖个人的感觉传入系统反射的快捷性。当然这个效率还是取决于如何使手指更能快速地进行操作的键盘以及能够熟练操作这种键盘的用户。当然有时候在各种GUI的限制下鼠标的效率比键盘高,但对于浏览器而言,需要鼠标的网页GUI是不需要效率的GUI。

好了我就不在这里发动圣战了,我们继续。hjkl四个键是VIM最经典的四个方向键,分别对应于左下上右。这个是每个Vim新手遇到的第一个需要习惯的地方,同样也是每个Vimp新手需要习惯的地方。虽然在Vimp上方向键依然可以使用,但实际在使用的过程中方向键远没有鼠标和hjkl方便和快捷。当然,有很多人不习惯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jk两个下上键,我的习惯是:右手中靠近拇指的为下,远离拇指的为上。如果这样记的话,估计弄个一天,身体就记住了。

<Space>和<C-b>(就是Ctrl+B)就是往下翻一页/往上翻一页。然后<C-d><C-u>是往下翻半页/往上翻半页。这个我个人感觉没什么用,注:d和u分别是down和up的缩写,嗯。

<C-o>/<C-i>
H,L
gt/<C-n>
gT/<C-p>
g0/g$
d

<C-o>/<C-i>和H,L是履历的操作,也就是后退和前进。gt/<C-n>和gT/<C-p>是标签之间的移动,而g0/g$则是跳到第一个标签/最后一个标签。实际上这些都是Vim的命令照搬,我也就不多说了。另外在这里可以注意到,Vimp的快捷键可以不只用一个按键。如g开头的一系列快捷键等。所以实际上快捷键可以不止a-zA-Z0-9这么点快捷键。那岂不是需要记很多?这个不用担心,到时候身体会习惯的。

忘了说了,最后一个d是关闭标签。注意:d是关闭标签后激活下一个标签,如果要关闭标签后激活上一个标签的话应该是D。

o/:open --在当前标签上打开URL
t/:tabopen --在新的标签页上打开URL

这两个命令可能就是整个Vimp上最常用的命令之一了。如果你要进入www.google.com,那么你只需要在普通模式下输入owww.google.com<CR>就可以了。同样,如果在新标签页上打开,则是twww.google.com<CR>。注意一点就是,我们在打URL的时候是可以通过<Tab>来对URL进行补完的,补完候选默认来自于Firefox本身的Awesomebar。这就意味着我们并不仅不需要改变输入URL的习惯,而且候选项目可以通过complete这个option来自定义!另外这两项命令还有defaultsearch选项,使得如果你输入的不是URL而是关键词的时候,它会自动启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默认的搜索引擎是Google。

f/F --启动快速hint-mode打开页面上的链接
;<any> --启动扩展Hint-mode

很多人就要问了,我们开始用Vimp,但是等等,网页上的链接怎么办?怎么通过不用鼠标来“点击”这些链接呢?实际上,Vimp搭载了一个比较完善的Hint模式,按f/F进入hint模式之后,你可以发现在你所能看到的网页视图上所有链接的前面都标上了一个数字,这个时候你只要输入相应的数字就可以打开相应的链接了。其中f是在当前的标签上打开链接,而F则是在新的标签上打开链接。另外,我们除了输入数字之外,还可以通过直接输入字母或者汉字来对链接进行过滤和筛选,来缩短数字的范围(但是筛选到唯一的结果的时候会自动打开)

f/F被称为Quick-HintMode,而Vimp还搭载有以分号起始(;)的扩展Hint-mode。在扩展Hint-mode中我们可以对链接进行一系列别的操作,比如;y是复制该URL地址,;v是显示其源代码,;s是保存链接内容等。大家可以用;<tab>补完后能查看自己的Vimp支持多少种扩展hint模式。

:mkv

由于Vimperator的各种设置设置好以后,再重新启动一次Vimp这些设置就会失效,于是我们需要用这条命令去保存我们的设置。保存的设置文件在于$HOME/.vimperatorrc里面(如果是Linux的话是在/home/youruser/下,而Windows的话是在C:/D&S/youruser/下,名字为_vimperatorrc)。然后自己的个人设置就放在这个文件里面,以后读取Vimperator就可以在启动的时候读取你的设置了。

ZZ/ZQ --退出Vimperator

退出就不用说什么了吧,ZZ相当于:xall,是保存视图之后再退出,而ZQ是:qall,不保存视图的情况下退出。

:dialog/:dia --打开Firefox对话框
:bmarks --选择书签
:history --打开历史
:emenu --打开菜单项

这些就是Firefox上一些传统的选项设置、对话框如书签历史、以及菜单项的各种命令。大家可以勤按<Tab>补完看一下支持哪些对话框和菜单项。

最終更新:2010年08月04日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