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根据其体积,可以大致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巨大。
小型人形兵器
外观是人的等身模型或微缩模型等,可以执行精密作业和战斗任务。
一般考虑,机械或人工生命采用人的外形的意义主要是在体型和人类相近时可以使用人类的装备与道具、通过人类建筑的一般通道、驾驶人类的载具等,可以与人类战士共同行动。
比人体小很多的机械或人工生命没有多少做成人形的必要,做成飞机、车辆或动物形的效率往往更高。作为等身或稍大的人形兵器的验证机等存在一两台的程度。
微米尺寸以下的机械或人工生命没有做成人形的必要。
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战斗机器人一般都是这种类型。
终结者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中型人形兵器
比人体稍大(长轴2米-2.5米程度)的人形机械或人工生命,可以是由人穿戴的
动力装甲或同尺寸的自律机器。可以执行战斗任务。
和等身大相比,可以由人穿戴操作是比人稍大的人形兵器的最大特征,在现实中已经有初步的动力外骨骼存在。人可以借助这种兵器使用超过一般步兵武器尺寸的重装备、搬动沉重的物体等。这种设定经常出现。
比人稍大的人工生命(尺寸比较正常的巨人)也是幻想故事中常见的设定。
大型人形兵器
比人体大数倍的人形机械或人工生命。在科学体系内缺乏存在价值,在准科学或非科学的世界观下将其定义为神、恶魔、神之眷属、超人等非自然存在的话则可以接受。很多神话传说中的大型恶魔、大型神祇等也属于此类型。
巨大人形兵器
比人体大十倍以上的人形机械或人工生命。动画·漫画·电子游戏等作品中的常客,少数电影·电视剧中也有登场。在科学体系内几乎没有存在价值,其登场的作品要么忽视科学性、强调巨大机械的魄力,要么仰赖非科学的设定。
在科学体系下,即使有高度发达的机械技术,巨大人形兵器也远不如同等规模的坦克、飞机之类适合战斗。
人的体型本身就并不适于作战。人的重心相对较高,稳定性远不如多足动物,手脚细长、很容易受损。和人的体积差不多的人形机器可以方便地在人类社会中行动,用人类规格的工具执行医疗、家政等任务,而这和巨大兵器是完全无关的。
以
机动战士高达为例,站立高度18米的高达,其长宽高各是人体的10倍程度,体积与重量是人体的1000倍以上,而脚的接地面积却只是人体的10倍到50倍程度,其稳定性将不及人体的一半,对路面的要求较高,连跑步都很容易跌倒,谈何作战。
而且,其正面面积达到了人体的100倍,将面临敌人炮火的猛击,其身体厚度却只是人体的10倍程度,防御力无法期待。
如果说类似人手的机械手可以方便地更换武器,那飞机的挂架同样可以做到,坦克也可以做出模块化的可替换炮塔,舰船更可以把需要的武器都装在身上。况且给坦克、飞机或舰船装上很多只机械手也并无问题,只有2个机械手的高达在这方面同样没有优势可言。
人在走路的时候,身体会有几厘米程度的上下起伏,跑步则可以达到几十厘米,这对高达来说,就是走路时几十厘米、跑步时几米的颠簸幅度,驾驶员将面临比驾驶坦克恶劣数十倍的战场条件,行进间射击的难度更是与在小型军舰上安装大口径火炮于惊涛骇浪中射击不相上下。
如果说要以飞行来忽视颠簸,那么人的体型阻力很大,不适合飞行。即使设定成可以变形的机体,也很难变形成光滑的流线型,翼展也难以保证。而且,既然要飞行战斗,直接做成飞机就行了,何必做成机器人。
如果说在宇宙中战斗对形状要求较小、看重活动性,那人形兵器关节运动范围的限制就是完全的自讨苦吃,做成球形或装很多万向机械臂或装很多旋转炮塔不是更方便吗?就算有所谓利用姿势帮助调整前进方向的技术,那非人形机一样可以用而且可以更大范围地应用,人形更加没有优势。
此外,如果出现机械故障或损伤导致的传动装置卡死、发动机熄火等情况,坦克一般并不会翻车,双引擎以上的飞机一般能在一个引擎熄火时继续飞行、在全部引擎熄火时滑翔迫降,而高达在行进间动力停止则很可能摔倒,然后驾驶员就会面临从几米甚至十几米高度摔向地面的冲击。
非科学体系可以简单地设定OO力场、XX粒子等保护机体和驾驶员,使机器人不至于自灭。但具有同样能力的非人形机不是更好用吗?
最終更新:2015年09月28日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