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

机动战士(Mobile Space Utility Instrument Tactical,MOBILE SUIT,MS)是一群有人驾驶的人形机动兵器,属于载具中的人形兵器
《机动战士高达》系列提出了机动战士的概念,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理


原型:动力服

出处:《星船伞兵》,海因莱因,1959年
单兵使用的强化防护服,拥有重武装、重装甲且能大幅放大人的体力,做成人形的理由充分(动力服是穿在人的身上,当然要是人的形状)。
按照设定,一个步兵穿上动力服后可以得到能轻易打倒大猩猩的怪力、坦克级别的装甲、战斗车辆级别的重火器、宇宙飞船级别的环境适应能力、武装直升机程度的机动性(虽然没有飞行装备但可以超长距离跳跃及滑翔),而且一个穿着动力服的步兵就能使用战术核弹、神经毒气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动力服是机动战士的原型。在企划阶段,作者打算把机动战士设计成2米-2.5米高的动力服。

巨大机器人风气的影响

1970年代末,日本动画业界流行身高50-100米的巨大机器人设计。在这种环境里设计2米来高的机动战士显得格格不入而且不好卖模型。2米多与50米最终妥协的结果是,机动战士采用18米高的尺度。

米诺夫斯基物理学

为了创造让视距内战斗和近身战有用武之地的环境,虚构了米诺夫斯基粒子及基于它的架空科学体系。
米诺夫斯基粒子吸收红外线及波长在其之上的电磁波,让雷达无效化。米诺夫斯基粒子的电荷能破坏未受保护的电子零件。米诺夫斯基粒子提供简单有效的常温可控核聚变装置以作为机动兵器的能源,并提供束缚能量的手段以支持光束枪炮与光束军刀。无论多么不合理的设计都靠它奋勇填平。
不过,即使在没有雷达的条件下,现代光学技术也足以让光学索敌装置发现、识别和锁定相当遥远的敌人,视距内战斗的意义依然缺乏。

AMBAC技术(主动式质量平衡自动控制技术)

在无重力的环境中,利用挥动四肢时的反作用力,在几乎不使用推进剂的情况下修正机体姿势的技术。
不过,非人形机和舰船一样可以通过可动部件或内部滑动构造来使用这种技术,做成人形的意义依然缺乏。

大人类主义心理

把不需要穿在人身上而是由人来驾驶的机动兵器做成人形的意义极小。在空中·水中作战的兵器考虑到降低阻力就不应采用人形,在地上即使要采用步行机器也不应该选择又不稳定又低效率的2足步行,宇宙兵器则更不需要在结构上有方向的分别。
但在大人类主义心理和“反正已经有那么多机器人作品了”的惯性心理作祟下,本着“无论如何这种万能兵器必须做成人形”的无理原则,系列作品中登场的机动战士还是以有人驾驶的人形为多,非人形的机动堡垒与机动装甲是少数,无人驾驶的机动傀儡则更少。

表现


机动战士

出处:《机动战士高达》系列,矢立肇、富野喜幸,1979年至今
各式各样的机动战士和机动要塞在战争中活跃。
将其全部替换成动力服或非人形机的话,许多局部的表现会更容易,整体的真实性和严谨性也会更上一层。

评价

机动战士是缺乏可行性与实用性的架空人形兵器。《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作品着眼于将大型人形机器当做现实兵器来描写,为其设定详细的形式番号、武器系统、战术体系和战史,成为“真实系机器人”的开祖,但也在许多地方暴露出大型人形机器的非科学性特别是采用人形的非科学性。

タグ:

人形兵器 载具
+ タグ編集
  • タグ:
  • 人形兵器
  • 载具

このサイトはreCAPTCHAによって保護されており、Googleの プライバシーポリシー利用規約 が適用されます。

最終更新:2013年11月28日 00:09